有效预防肺癌的最佳手段
2022-04-19 13:48:05 来源: 临汾肿瘤 咨询医生
有效预防肺癌的最佳手段
[标签:url]
[标签:科室]
摘要:来自全国 登记中心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每年新发恶性 约358.6万例,死亡218.7万例,其中肺癌每年新发病例逾70万,死亡50余万例,发病率和死亡数均居各类恶性 首位。
据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市 医院副院长王长利教授介绍,大约每15年,我国肺癌患者人数就会增加近一倍,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预计到2025年,我国肺癌患者将超过百万,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
逾八成肺癌患者是烟民
王长利指出,导致肺癌发病率、死亡率逐年上升的原因,主要受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其中吸烟和环境污染当前是最为突出的原因。
吸烟是被公认引起肺癌的首个高危因素,80%以上的肺癌被认为是由于长期主动吸烟或被动吸入“二手烟”所致。有数据表明,吸烟人群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出10至20倍,其中男性吸烟者患肺癌的几率是不吸烟者的23倍,女性是13倍。“二手烟”人群 肺癌的风险较其他人群高出20%至30%。在医学上,一般把每天吸烟数乘以吸烟年数,称之为“吸烟指数”,指数大于400的烟民被列为肺癌高危人群,也就是说,如果每天吸烟20支,吸烟达到20年,则为肺癌的高危人群。
“开始吸烟年龄越早,吸烟年数越长,吸烟量越大,患肺癌的危险性也越大。”王长利介绍说,吸烟20年以上的人群、20岁以下就开始吸烟的人群、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群,都属于肺癌高危人群。
除吸烟外,环境污染如雾霾、粉尘、化工、室内装修和烹调油烟造成的环境污染等,也是诱发肺癌的重要因素。此外,一些肺部慢性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等,发生肺癌的几率也高于其他人群。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雾霾天气或粉尘环境中,通过佩戴口罩、减少开窗、使用空气净化器等手段,可以有效预防部分呼吸系统疾病,但对于肺癌而言则收效甚微。戒烟和定期筛查是目前已知较为有效的肺癌防治手段,临床中发现,不吸烟的肺癌患者在治疗上的效果明显好于吸烟者,坚持戒烟10年以上,患肺癌的危险性比继续吸烟者降低一半。
早诊早治可提高生存率
肺癌之所以难治愈,主要原因是先兆不明显,发现即晚期,无手术机会。如果,肺癌能够早期发现,经过规范化的外科及综合治疗,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50%以上,个别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甚至可以达到80%至90%。
“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误诊、漏诊,只有当 比较大,对周围组织的侵犯较多或出现远隔脏器转移时,才会有较为明显的症状。而肺癌所致的咳嗽、咳痰等症状又与一般呼吸道疾病症状相似,容易被忽视。”据王长利介绍,15年前,在天津市 医院治疗的肺癌患者中,有一半以上发现时已是三期,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最佳时机,5年生存率不足20%。现在,随着诊疗技术水平和人们防癌意识的提高,早期肺癌的发现率也有了较大提升。以天津市 医院为例,该院每年肺癌手术已从10年前的300余例上升到去年的2000余例,增长了6倍多,其中近70%是肺癌一期患者,他们中的大部分患者都是通过定期查体发现的。
目前较为常见的肺癌筛查及诊断方式中,X线胸片用于检查早期肺癌漏诊率较高,对肺癌生存改善有限,而低剂量螺旋CT检查结合了肺部CT与X线胸片的优点,清晰度高,射线剂量相对较小,可以发现位于解剖学死角或胸片检查中因组织结构重叠等原因造成的病灶遗漏,明显提高了肺内小结节病变的检出能力,甚至能够发现小至3毫米的微小结节,对早期肺癌的发现具有重大意义。对直径小于1厘米的小肺癌,这种检查的检出率可达到80%以上。
为此,王长利建议,40岁以上、长期吸烟、有 家族史、有职业暴露史等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肺癌筛查。对于健康人群,也应做到尽早戒烟控烟、拒绝被动吸烟,重视并积极治疗肺部慢性疾病,有条件的人应尽量远离室内外空气污染,争取从病因上预防肺癌。
TAG:
上一页:有效的预防肺癌的食物有哪些
下一页:有睡眠障碍肺癌风险增加
相关阅读
- 2022-04-25早期乳腺癌除此以外内分泌治疗:三苯氧胺先行
- 2022-04-21SABCS2013:双膦酸盐辅助治疗可改善乳癌生存
- 2022-04-19身体发出的六求救信号预警肺癌
- 2022-04-19身体发出四种信号快去排查肺癌
- 2022-04-19身体出现这五大症状说明肺癌离你不远了
- 2022-04-19身体出现这6个征兆之一说明肺癌要来了